乌龙茶的诞生,原来这么巧合!很多人都听过“乌龙茶”,但对这个词熟悉又陌生,它是属于我们六大茶类之一,浓郁丰富的香气是它的特点。 因其制作时有轻度的发酵,程度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,所以专业上也用了一个特殊的颜色命名,叫做“青茶”。 在日常有很多茶属于乌龙茶类,目前国内有四类较为出名:闽北的武夷岩茶,闽南安溪的铁观音,广东潮州的凤凰单丛,台湾的高山乌龙茶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,乌龙茶的诞生和历史上有趣故事。 乌龙茶的历史往上追溯,可以到1000年以前的北苑茶,产于五代十国的闽国。北苑不是一个地名,是一片面积较大的茶园,属于建瓯。建瓯就在武夷山的东南部。 北苑从那时候起就是御茶园,制作出来做宫廷用茶。宋朝有名的龙团凤饼,也是产自这里。这个北苑茶,历史推断很有可能就是乌龙茶制法的雏形,但大家并不自知,只是当做一个香气很好的茶而已。 1646年,明朝永乐年间,在福建武夷山,永乐禅寺的僧人实践出了乌龙茶工艺。经过帝王的重视和寺的推动,流传至今。因此正本溯源,福建武夷山为乌龙茶工艺发源地。 其实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推断。据说有一个武夷山茶农,因为茶园在山中,离家较远,每次采完茶都要把茶放在竹筐中挑回去。 山路高低不平,鲜叶在竹筐中碰撞了数个小时,等到家把茶叶摊开时,发现叶子的香味比采摘的时候浓郁很多,制作出来的茶叶也有更好的香气。乌龙茶的制法,因此被研究出来。 这个碰撞的过程,就是我们现在乌龙茶制作的关键工序——做青。茶叶在反复的碰撞和静置中,叶片中的水分被重新分布,青臭味散失,花果香凸显,形成了乌龙茶比其它茶类更浓郁的香。 乌龙茶也自此由武夷山发源,往南发展出了安溪铁观音,往西形成了潮州凤凰单丛,漂洋过海到台湾做出了冻顶乌龙,同时在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有当地特色的乌龙茶。 一种茶叶的出现,经常是巧合中偶然发现新的制作方法,才让一片普通的树叶变幻出了新的风味。 喝茶不仅喝的是味道,还有背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啊!
文章分类:
尊慧茶疗
|